拍品信息
備注
1616~1698 水墨紙本 立軸 1685年作 題識:戲?qū)懡嫌旰笊剑枇诌h渚接荒灣。憑誰說與盧鴻乙,為我草堂添數(shù)閑。乙丑春日査士標(biāo)。
鈐?。好粉?、二瞻
鑒藏印:小雪浪齋經(jīng)眼 著錄:
1.金瑗《十百齋書畫錄》丑集;
2.徐邦達,《改訂歷代流傳繪畫編年表》P165,人民美術(shù)出版社,1996年10月;
3.盧輔圣主編,《中國書畫全書》第七冊P633,上海書畫出版社,2009年;
4.陳明哲著《新安畫派畫家藝術(shù)活動年譜》P306,安徽美術(shù)出版社,2022年7月。 說明:
1.鑒藏者為蘇永乾(1888—1963),字惕夫,河北深縣人,早年從舅父張氏學(xué)書畫鑒定,在琉璃廠經(jīng)營古玩字畫謀生。他先跟韞珍齋店主李紹勤(克甫)做學(xué)徒,后來自己獨立開店,以鑒定書畫和經(jīng)營書畫文玩出名。蘇永乾收藏字畫的齋號為“小雪浪齋”。蘇永乾(1888—1963),字惕夫,河北深縣人,早年從舅父張氏學(xué)書畫鑒定,在琉璃廠經(jīng)營古玩字畫謀生。他先跟韞珍齋店主李紹勤(克甫)做學(xué)徒,后來自己獨立開店,以鑒定書畫和經(jīng)營書畫文玩出名。蘇永乾收藏字畫的齋號為“小雪浪齋”。
2.Lot8031-Lot8032為盧心遠舊藏。
査士標(biāo),字二瞻,號梅壑,一號梅壑散人,自號后乙卯生,安徽休寧人,流寓江蘇揚州。明諸生 。明亡棄舉子業(yè),專事書畫。家多鼎彝及宋、元人真跡,遂精鑒別 。書法米芾,極以董其昌 。畫初學(xué)倪瓚,后參吳鎮(zhèn),用筆不多,惜墨如金,風(fēng)神懶散,氣韻荒寒,逸品也 。與同里孫逸、汪之瑞、僧弘仁稱“海陽四大家”。
▲注:嘉慶青花白描纏枝蓮瓷軸頭。
疏野放逸?淡宕蕭然
——査士標(biāo)晚年杰構(gòu)《江南雨山圖》
查士標(biāo)作為“新安畫派”的代表人物,與弘仁、汪之瑞、孫逸并稱為“新安四大家”,在清初畫壇占據(jù)了一席之地。他的山水畫兼具米芾、倪瓚、吳鎮(zhèn)、董其昌之長,張庚《國朝畫徵錄》評其“用筆不多,惜墨如金,風(fēng)神懶散,氣韻荒寒”,繪畫風(fēng)格別具特色,堪稱“逸品”。此次現(xiàn)身上海嘉禾的査士標(biāo)《江南雨山圖》,為其晚年杰構(gòu),堪稱館藏級珍品。
落筆奇警?造境幽邃
查士標(biāo)的筆墨歷來在畫史中享有美譽,備受推崇。靳治荊《思舊錄》云:“其書法得董宗伯神髓,畫品尤能以疏散滄潤之筆,發(fā)舒倪、黃意態(tài)。”金紹城《畫學(xué)講義》則認為:“查梅壑平生得力處在生,王石谷得力處在熟。生非初學(xué)之生,以其功力純熟之后,而以生出之也。故其落筆奇警,造境幽邃,生于王、惲之時,而能自立門戶?!笨梢姈耸瞎P力深厚,不在鼎鼎有名的“四王吳惲”之下。
張庚《國朝畫徵錄》所載:“(査士標(biāo))畫初學(xué)倪高士,后參以梅花道人、董文敏筆法?!惫糯嫾铱偸侵v究筆墨的魄力,倪瓚則以疏落有致的筆觸,在淺渚平沙、陂陀縈復(fù)之外,展現(xiàn)出一種蕭然獨立的風(fēng)格。此幅畫中可以看到,查士標(biāo)的畫作已深得云林的天真幽淡之韻,但并未一味追隨倪云林的“枯淡”風(fēng)格,而是融入了自己獨特的秀潤筆墨。王石谷對此曾有評述:“……石田之筆力,尚不能作云林,而瞻老放筆輒與神似,蓋其正與倪云林無二致也。余安能不傾嘆之。”此言已將查士標(biāo)之作品、人品與被譽為“高逸”的倪云林相提并論。
圖中所繪重坡復(fù)水,樹木蕭疏,筆墨細膩,看似簡約卻層次分明。沙渚間小橋橫跨,屋舍、溪石點綴其間,深邃幽遠,引人入勝。樹石用墨寥寥,惜墨如金,構(gòu)圖上較之倪云林的“一湖兩岸”更為復(fù)雜。落款筆力瘦健傳神,有畫龍點睛之妙。
查士標(biāo)的畫作在故宮博物院、上海博物館、湖北省博物館等多所博物館中均有庋藏。此幅《江南雨山圖》與天津博物館藏《青山卜居圖》寫景相似,像是《青山卜居圖》的前景延伸,而此畫尺幅更大,細節(jié)甚豐,頗具清逸韻味。查士標(biāo)善于描繪孤亭水樹,畫面疏朗,意境幽遠,用筆散漫,宛如故宮博物院所藏《策杖尋幽圖》扇頁上尋幽覓詩的文人,已然化作畫者心靈的倒影,觀者心中的憧憬。
觀此畫構(gòu)圖,遠、中、近三景物象聚散有致,相得益彰。近、中景雜木、小橋、孤舍等細碎物象,布局散落,宛若天成。而遠山平遠,將近、中景的景致更為聚焦;近、中景的散落有致,又為遠景注入靈動生機,使得畫面生動活潑。至于山石之形,先以直線勾勒輪廓,繼而以側(cè)鋒作疏朗清晰的豎式皴擦,既有力度又不失柔美。樹葉或以長短線條,或以筆尖戳點,變化多端,使得本為點景的樹木,成為全畫靈魂所在,不可或缺。
幽趣幽心?別情別趣
此幅《江南雨山圖》作于康熙二十四年乙丑(1685年),査士標(biāo)時年七十一歲。在查氏年逾花甲之時,歷經(jīng)三藩之亂,時局動蕩,戰(zhàn)火紛飛。而這一切,對于畫家查士標(biāo)而言,卻是過往云煙,他依舊悠然自得地居住于自己的揚州待雁樓寓所或鎮(zhèn)江金山慈云閣開展創(chuàng)作。諸多清代書畫史上的杰出藝術(shù)家,例如石濤、漸江、惲南田、王石谷等,均與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。
査士標(biāo)自稱為“懶老”、“懶標(biāo)”等,似在回應(yīng)倪瓚自稱“懶(嬾)瓚”,“不求聞達,一室之外,山水而已”。他白日高臥,夜晚作畫,他常與友人泛舟湖上,吟詩作畫,還能與友人暢飲歡談數(shù)月之久,可謂是一位性情豁達、能詩善畫的長壽畫家。
如此性情,卻造就了他畫作的非凡之處,用其自己的題畫詩來說,便是“此間有幽趣,此人有幽心”。清代詩人汪澹漪曾言:“仆性喜畫,而最惡庸俗刻板之畫,彼前林后山,左亭右橋,濃淡相配,疏密適均者,皆所謂印本耳?!腿≈?,則必有別情別趣,生氣飛動,其峰嶺林壑,俱另是一番境界,迥出意表,令觀者神情軒豁,恨不將身跳入其中。昔人所云能移我情。又云引人著勝地者,乃為畫中三昧?!彼J為當(dāng)時只有“吳岱觀、查二瞻庶幾超俗,真可人之意”,具有“別情別趣”,從而畫作超然脫俗、可觀可游,令人忍不住漫游其間。
卓犖不群?雋永可寶
査士標(biāo)曾為近代國畫大家黃賓虹推崇,黃論其畫稱:“元四家中梅道人善用墨,新安查二瞻晚年師其意,一變倪、黃面目,自覺渾厚華滋,以視李檀園,尚遜一籌。其筆力之雄健與墨法之變化,李從董北苑得來,所謂取法其上者,然二瞻書于二米極深。參于畫意,卓犖不群,婁東、虞山不能望其項背。”在黃賓虹眼中,査士標(biāo)的畫作甚至遠遠超越了赫赫有名的清初“四王”,可謂“卓犖不群”。
細觀畫作,左下角鈐有“小雪浪齋經(jīng)眼”之印,此印屬于書畫鑒定的行家里手蘇永乾(1888-1963)。蘇永乾上世紀(jì)九十年代在琉璃廠創(chuàng)立了名為“貞古齋”的書畫店,該店以書畫鑒定及經(jīng)營書畫文玩而著稱。其齋號曰“小雪浪齋”,凡經(jīng)其過眼之書畫,多鈐朱文長方印“小雪浪齋經(jīng)眼”“雪浪齋主之章”諸印以志鴻爪。該畫即為蘇永乾鑒定鈐印的佳作之一,歷經(jīng)多年,又得名家盧心遠收藏,由此可知,此畫為行家認可,名家鑒藏的難得之作。 133.5×64cm?約7.7平尺
鈐?。好粉?、二瞻
鑒藏印:小雪浪齋經(jīng)眼 著錄:
1.金瑗《十百齋書畫錄》丑集;
2.徐邦達,《改訂歷代流傳繪畫編年表》P165,人民美術(shù)出版社,1996年10月;
3.盧輔圣主編,《中國書畫全書》第七冊P633,上海書畫出版社,2009年;
4.陳明哲著《新安畫派畫家藝術(shù)活動年譜》P306,安徽美術(shù)出版社,2022年7月。 說明:
1.鑒藏者為蘇永乾(1888—1963),字惕夫,河北深縣人,早年從舅父張氏學(xué)書畫鑒定,在琉璃廠經(jīng)營古玩字畫謀生。他先跟韞珍齋店主李紹勤(克甫)做學(xué)徒,后來自己獨立開店,以鑒定書畫和經(jīng)營書畫文玩出名。蘇永乾收藏字畫的齋號為“小雪浪齋”。蘇永乾(1888—1963),字惕夫,河北深縣人,早年從舅父張氏學(xué)書畫鑒定,在琉璃廠經(jīng)營古玩字畫謀生。他先跟韞珍齋店主李紹勤(克甫)做學(xué)徒,后來自己獨立開店,以鑒定書畫和經(jīng)營書畫文玩出名。蘇永乾收藏字畫的齋號為“小雪浪齋”。
2.Lot8031-Lot8032為盧心遠舊藏。
査士標(biāo),字二瞻,號梅壑,一號梅壑散人,自號后乙卯生,安徽休寧人,流寓江蘇揚州。明諸生 。明亡棄舉子業(yè),專事書畫。家多鼎彝及宋、元人真跡,遂精鑒別 。書法米芾,極以董其昌 。畫初學(xué)倪瓚,后參吳鎮(zhèn),用筆不多,惜墨如金,風(fēng)神懶散,氣韻荒寒,逸品也 。與同里孫逸、汪之瑞、僧弘仁稱“海陽四大家”。
▲注:嘉慶青花白描纏枝蓮瓷軸頭。
疏野放逸?淡宕蕭然
——査士標(biāo)晚年杰構(gòu)《江南雨山圖》
查士標(biāo)作為“新安畫派”的代表人物,與弘仁、汪之瑞、孫逸并稱為“新安四大家”,在清初畫壇占據(jù)了一席之地。他的山水畫兼具米芾、倪瓚、吳鎮(zhèn)、董其昌之長,張庚《國朝畫徵錄》評其“用筆不多,惜墨如金,風(fēng)神懶散,氣韻荒寒”,繪畫風(fēng)格別具特色,堪稱“逸品”。此次現(xiàn)身上海嘉禾的査士標(biāo)《江南雨山圖》,為其晚年杰構(gòu),堪稱館藏級珍品。
落筆奇警?造境幽邃
查士標(biāo)的筆墨歷來在畫史中享有美譽,備受推崇。靳治荊《思舊錄》云:“其書法得董宗伯神髓,畫品尤能以疏散滄潤之筆,發(fā)舒倪、黃意態(tài)。”金紹城《畫學(xué)講義》則認為:“查梅壑平生得力處在生,王石谷得力處在熟。生非初學(xué)之生,以其功力純熟之后,而以生出之也。故其落筆奇警,造境幽邃,生于王、惲之時,而能自立門戶?!笨梢姈耸瞎P力深厚,不在鼎鼎有名的“四王吳惲”之下。
張庚《國朝畫徵錄》所載:“(査士標(biāo))畫初學(xué)倪高士,后參以梅花道人、董文敏筆法?!惫糯嫾铱偸侵v究筆墨的魄力,倪瓚則以疏落有致的筆觸,在淺渚平沙、陂陀縈復(fù)之外,展現(xiàn)出一種蕭然獨立的風(fēng)格。此幅畫中可以看到,查士標(biāo)的畫作已深得云林的天真幽淡之韻,但并未一味追隨倪云林的“枯淡”風(fēng)格,而是融入了自己獨特的秀潤筆墨。王石谷對此曾有評述:“……石田之筆力,尚不能作云林,而瞻老放筆輒與神似,蓋其正與倪云林無二致也。余安能不傾嘆之。”此言已將查士標(biāo)之作品、人品與被譽為“高逸”的倪云林相提并論。
圖中所繪重坡復(fù)水,樹木蕭疏,筆墨細膩,看似簡約卻層次分明。沙渚間小橋橫跨,屋舍、溪石點綴其間,深邃幽遠,引人入勝。樹石用墨寥寥,惜墨如金,構(gòu)圖上較之倪云林的“一湖兩岸”更為復(fù)雜。落款筆力瘦健傳神,有畫龍點睛之妙。
查士標(biāo)的畫作在故宮博物院、上海博物館、湖北省博物館等多所博物館中均有庋藏。此幅《江南雨山圖》與天津博物館藏《青山卜居圖》寫景相似,像是《青山卜居圖》的前景延伸,而此畫尺幅更大,細節(jié)甚豐,頗具清逸韻味。查士標(biāo)善于描繪孤亭水樹,畫面疏朗,意境幽遠,用筆散漫,宛如故宮博物院所藏《策杖尋幽圖》扇頁上尋幽覓詩的文人,已然化作畫者心靈的倒影,觀者心中的憧憬。
觀此畫構(gòu)圖,遠、中、近三景物象聚散有致,相得益彰。近、中景雜木、小橋、孤舍等細碎物象,布局散落,宛若天成。而遠山平遠,將近、中景的景致更為聚焦;近、中景的散落有致,又為遠景注入靈動生機,使得畫面生動活潑。至于山石之形,先以直線勾勒輪廓,繼而以側(cè)鋒作疏朗清晰的豎式皴擦,既有力度又不失柔美。樹葉或以長短線條,或以筆尖戳點,變化多端,使得本為點景的樹木,成為全畫靈魂所在,不可或缺。
幽趣幽心?別情別趣
此幅《江南雨山圖》作于康熙二十四年乙丑(1685年),査士標(biāo)時年七十一歲。在查氏年逾花甲之時,歷經(jīng)三藩之亂,時局動蕩,戰(zhàn)火紛飛。而這一切,對于畫家查士標(biāo)而言,卻是過往云煙,他依舊悠然自得地居住于自己的揚州待雁樓寓所或鎮(zhèn)江金山慈云閣開展創(chuàng)作。諸多清代書畫史上的杰出藝術(shù)家,例如石濤、漸江、惲南田、王石谷等,均與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。
査士標(biāo)自稱為“懶老”、“懶標(biāo)”等,似在回應(yīng)倪瓚自稱“懶(嬾)瓚”,“不求聞達,一室之外,山水而已”。他白日高臥,夜晚作畫,他常與友人泛舟湖上,吟詩作畫,還能與友人暢飲歡談數(shù)月之久,可謂是一位性情豁達、能詩善畫的長壽畫家。
如此性情,卻造就了他畫作的非凡之處,用其自己的題畫詩來說,便是“此間有幽趣,此人有幽心”。清代詩人汪澹漪曾言:“仆性喜畫,而最惡庸俗刻板之畫,彼前林后山,左亭右橋,濃淡相配,疏密適均者,皆所謂印本耳?!腿≈?,則必有別情別趣,生氣飛動,其峰嶺林壑,俱另是一番境界,迥出意表,令觀者神情軒豁,恨不將身跳入其中。昔人所云能移我情。又云引人著勝地者,乃為畫中三昧?!彼J為當(dāng)時只有“吳岱觀、查二瞻庶幾超俗,真可人之意”,具有“別情別趣”,從而畫作超然脫俗、可觀可游,令人忍不住漫游其間。
卓犖不群?雋永可寶
査士標(biāo)曾為近代國畫大家黃賓虹推崇,黃論其畫稱:“元四家中梅道人善用墨,新安查二瞻晚年師其意,一變倪、黃面目,自覺渾厚華滋,以視李檀園,尚遜一籌。其筆力之雄健與墨法之變化,李從董北苑得來,所謂取法其上者,然二瞻書于二米極深。參于畫意,卓犖不群,婁東、虞山不能望其項背。”在黃賓虹眼中,査士標(biāo)的畫作甚至遠遠超越了赫赫有名的清初“四王”,可謂“卓犖不群”。
細觀畫作,左下角鈐有“小雪浪齋經(jīng)眼”之印,此印屬于書畫鑒定的行家里手蘇永乾(1888-1963)。蘇永乾上世紀(jì)九十年代在琉璃廠創(chuàng)立了名為“貞古齋”的書畫店,該店以書畫鑒定及經(jīng)營書畫文玩而著稱。其齋號曰“小雪浪齋”,凡經(jīng)其過眼之書畫,多鈐朱文長方印“小雪浪齋經(jīng)眼”“雪浪齋主之章”諸印以志鴻爪。該畫即為蘇永乾鑒定鈐印的佳作之一,歷經(jīng)多年,又得名家盧心遠收藏,由此可知,此畫為行家認可,名家鑒藏的難得之作。 133.5×64cm?約7.7平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