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品信息
備注
1761~1829 紙本 立軸 1822年作 題識:倚石偎松屋數間,柴門雖設竟常關。水可雨霽秋容靜,閑看云歸隔岸心。道光二年秋八月廿乂四日,夕庵張崟識。
鈐?。簭垗曋?、夕菴
鑒藏?。蝴溓耜愂翔b定
題簽:張夕菴松溪書屋。鈐?。宏愂险洳? 說明:Lot8031-Lot8032為盧心遠(1911-1985)舊藏,并由其家屬友情提供。
張崟,字寶崖,一字寶巖,號夕庵、且翁、夕庵老人、鐵甕城東蟄叟,室名飲淥草堂,丹徒(今江蘇鎮(zhèn)江)人。自坤子。幼承家學,以詩畫著名京江。花卉、竹石、佛像皆佳,尤擅山水。善畫松,時顧鶴慶善畫柳,有“張松、顧柳”之譽,世稱“丹徒派”。
筆意古逸?沉郁濃厚
“京江派”創(chuàng)始人張崟,工詩善畫,家世顯赫,父輩藏畫極多,耳濡目染,出入于文(徵明)沈(石田)諸大家間,遠涉宋元,得其蒼秀渾噩之氣,更得江山風月之助,自為氣象。處隸家與行家之間,合寫意與寫實之長,工山水、花卉、竹石、佛像,尤長畫松。
此圖構圖密實,筆墨嚴謹,觀之仿佛可游可居。張崟寫遠山含黛,層巖疊嶂,林木蔥郁,屋舍掩映,湖面如鏡,留白于畫卷之上。高士攜友于江畔茅亭,一葉小舟,悠然自得。畫中筆墨清勁秀麗,山水之間,草木茂盛,生機盎然。近景之中,樹木刻畫精細入微,葉態(tài)各異,繁而不亂。松柏挺拔,設色妍淡相宜,雅致脫俗,盡顯精妙絕倫。
乾、嘉之際,畫壇風靡婁東一派,而張崟突破當時的正統(tǒng)派窠臼,強調“畫必荊關先筑基”以及“渾噩沉毅之氣”,力追北宋大家,同時學古存己,用墨濃郁沉厚,多以真山真水為題。張崟曾在《古木寒山圖》中題道:“攻書畫以能事為下,氣韻為上,氣韻出于胸次。”可見其不僅技法融古開今,還以氣韻生動為長。正因如此,《京江畫征錄》贊曰:“張崟畫格多自出,不蹈襲前人,氣象雄偉,真足涵蓋一切,同時諸家索然氣盡。”可謂蹈空獨行,富有禪心,張崟之畫氣度雍容,宜賞宜藏。 144×84.5cm?約11.0平尺
鈐?。簭垗曋?、夕菴
鑒藏?。蝴溓耜愂翔b定
題簽:張夕菴松溪書屋。鈐?。宏愂险洳? 說明:Lot8031-Lot8032為盧心遠(1911-1985)舊藏,并由其家屬友情提供。
張崟,字寶崖,一字寶巖,號夕庵、且翁、夕庵老人、鐵甕城東蟄叟,室名飲淥草堂,丹徒(今江蘇鎮(zhèn)江)人。自坤子。幼承家學,以詩畫著名京江。花卉、竹石、佛像皆佳,尤擅山水。善畫松,時顧鶴慶善畫柳,有“張松、顧柳”之譽,世稱“丹徒派”。
筆意古逸?沉郁濃厚
“京江派”創(chuàng)始人張崟,工詩善畫,家世顯赫,父輩藏畫極多,耳濡目染,出入于文(徵明)沈(石田)諸大家間,遠涉宋元,得其蒼秀渾噩之氣,更得江山風月之助,自為氣象。處隸家與行家之間,合寫意與寫實之長,工山水、花卉、竹石、佛像,尤長畫松。
此圖構圖密實,筆墨嚴謹,觀之仿佛可游可居。張崟寫遠山含黛,層巖疊嶂,林木蔥郁,屋舍掩映,湖面如鏡,留白于畫卷之上。高士攜友于江畔茅亭,一葉小舟,悠然自得。畫中筆墨清勁秀麗,山水之間,草木茂盛,生機盎然。近景之中,樹木刻畫精細入微,葉態(tài)各異,繁而不亂。松柏挺拔,設色妍淡相宜,雅致脫俗,盡顯精妙絕倫。
乾、嘉之際,畫壇風靡婁東一派,而張崟突破當時的正統(tǒng)派窠臼,強調“畫必荊關先筑基”以及“渾噩沉毅之氣”,力追北宋大家,同時學古存己,用墨濃郁沉厚,多以真山真水為題。張崟曾在《古木寒山圖》中題道:“攻書畫以能事為下,氣韻為上,氣韻出于胸次。”可見其不僅技法融古開今,還以氣韻生動為長。正因如此,《京江畫征錄》贊曰:“張崟畫格多自出,不蹈襲前人,氣象雄偉,真足涵蓋一切,同時諸家索然氣盡。”可謂蹈空獨行,富有禪心,張崟之畫氣度雍容,宜賞宜藏。 144×84.5cm?約11.0平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