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品信息
備注
1899~1983 設(shè)色紙本 鏡片 1982年作 題識:七十一年嘉平月寫呈雄飛吾兄疥壁并祈教正。大千弟張爰,同在臺北。
鈐?。簭堧贾 ⒋笄Ь邮?、壬戌、大千世界、摩耶精舍 說明:
1.原藏家直接得自畫家,并由家族傳承。
2.外交官陳雄飛家族舊藏。上款人“雄飛”為陳雄飛(1911-2004),上海人,中華民國外交官。陳雄飛從震旦大學獲法學博士后留學法國,在巴黎大學獲國際法法學博士學位。1943年回國,他進入外交部門,擔任多個職務(wù),其中最重要的當屬條約司司長。從1963年到1971年,陳雄飛擔任中華民國駐比利時王國和盧森堡大公國的大使,獲得了比利時大十字勳章。之后,他擔任臺灣的外交部副部長和烏拉圭的大使。退休后,陳雄飛繼續(xù)擔任外交部顧問和總統(tǒng)特別顧問。2004年,陳雄飛在臺北去世。本作乃張大千直接寫贈陳雄飛,由家族寶藏至今。
3.附陳雄飛夫婦于寓所與作品合影照片。
4.即將出版于《張大千的師承淵源—張大千臨仿歷代名家作品整理研究》,四川美術(shù)出版社。
張大千,名爰,一名季,又名季爰,一度為僧,法號大千,又稱大千居士,四川內(nèi)江人。善孖弟。大千少年才俊,從梅庵、農(nóng)髯先生游,泛讀石濤、八大真跡,得其真髓,臨摹幾可亂真,與齊白石有“南張北齊”之稱。作山水、花卉、鳥獸皆精妙,特擅寫荷,名重當時。晚年作潑墨潑彩山水,為一代藝術(shù)大師,徐悲鴻稱其為“五百年來一大千”。
君子之風 其清穆和
——張大千贈著名外交官陳雄飛先生晚年精品之作《水殿風來暗香滿》
1977年張大千移居臺北,居于臺北外雙溪筑摩耶精舍。此畫創(chuàng)作于1982年,張大千直接寫贈于著名的中華民國外交官陳雄飛先生,并由其家族寶藏至今。這幅《水殿風來暗香滿》是大千晚年潑墨潑彩畫法的技藝純熟之作,品相極佳。
作品構(gòu)圖由畫面一角向斜上方蔓延,飽滿且疏密有致。打濕紙面,墨汁傾瀉于紙上,水墨交融之中順勢鋪就荷葉,酣暢淋漓。葉面闊大而肥厚,或挺、或墜、或張揚、或蜷曲,形態(tài)各有不同,昂揚生姿。待墨干之后,荷稈穿插交錯其中。對于畫荷干,大千極有心得“等于房子的頂梁柱,畫時從上而下,好像寫大篆一般。要頓挫而有勢,有亭亭玉立的風致?!碑嬅嬷械暮筛删€條圓和剛勁、提按深厚有力,可見其篆書用筆。胭脂連勾帶染兩朵荷花,濃色點綴花尖,荷瓣輕靈柔美,掩映在荷葉之中,宛如美人半遮面。背景的淡墨錯落有致,與似水如煙的淡藍顏色浸潤在一起,包裹著這荷與葉,仿佛置身于詩境之中。
張大千愛荷花,且一生畫荷無數(shù),他以“君子之風,其清穆如”來盛贊荷花的高潔和雅趣。在張大千的畫中 , 荷花帶有佛法禪意的象喻 , 超越了一切世俗雜念的“淤泥”,代表著一顆皎潔晶瑩的省悟之心。
張大千潑墨潑彩的手法深受西方抽象繪畫的影響,在這幅《水殿風來暗香滿》中,東西方的技法得到了高度的和諧統(tǒng)一。既融合了西方現(xiàn)代藝術(shù)的風貌,同時也蘊含了中國傳統(tǒng)筆墨的神韻,在方寸畫紙之間,勾畫出一片浩瀚的大千世界。 69.5×136.5cm?約8.5平尺
鈐?。簭堧贾 ⒋笄Ь邮?、壬戌、大千世界、摩耶精舍 說明:
1.原藏家直接得自畫家,并由家族傳承。
2.外交官陳雄飛家族舊藏。上款人“雄飛”為陳雄飛(1911-2004),上海人,中華民國外交官。陳雄飛從震旦大學獲法學博士后留學法國,在巴黎大學獲國際法法學博士學位。1943年回國,他進入外交部門,擔任多個職務(wù),其中最重要的當屬條約司司長。從1963年到1971年,陳雄飛擔任中華民國駐比利時王國和盧森堡大公國的大使,獲得了比利時大十字勳章。之后,他擔任臺灣的外交部副部長和烏拉圭的大使。退休后,陳雄飛繼續(xù)擔任外交部顧問和總統(tǒng)特別顧問。2004年,陳雄飛在臺北去世。本作乃張大千直接寫贈陳雄飛,由家族寶藏至今。
3.附陳雄飛夫婦于寓所與作品合影照片。
4.即將出版于《張大千的師承淵源—張大千臨仿歷代名家作品整理研究》,四川美術(shù)出版社。
張大千,名爰,一名季,又名季爰,一度為僧,法號大千,又稱大千居士,四川內(nèi)江人。善孖弟。大千少年才俊,從梅庵、農(nóng)髯先生游,泛讀石濤、八大真跡,得其真髓,臨摹幾可亂真,與齊白石有“南張北齊”之稱。作山水、花卉、鳥獸皆精妙,特擅寫荷,名重當時。晚年作潑墨潑彩山水,為一代藝術(shù)大師,徐悲鴻稱其為“五百年來一大千”。
君子之風 其清穆和
——張大千贈著名外交官陳雄飛先生晚年精品之作《水殿風來暗香滿》
1977年張大千移居臺北,居于臺北外雙溪筑摩耶精舍。此畫創(chuàng)作于1982年,張大千直接寫贈于著名的中華民國外交官陳雄飛先生,并由其家族寶藏至今。這幅《水殿風來暗香滿》是大千晚年潑墨潑彩畫法的技藝純熟之作,品相極佳。
作品構(gòu)圖由畫面一角向斜上方蔓延,飽滿且疏密有致。打濕紙面,墨汁傾瀉于紙上,水墨交融之中順勢鋪就荷葉,酣暢淋漓。葉面闊大而肥厚,或挺、或墜、或張揚、或蜷曲,形態(tài)各有不同,昂揚生姿。待墨干之后,荷稈穿插交錯其中。對于畫荷干,大千極有心得“等于房子的頂梁柱,畫時從上而下,好像寫大篆一般。要頓挫而有勢,有亭亭玉立的風致?!碑嬅嬷械暮筛删€條圓和剛勁、提按深厚有力,可見其篆書用筆。胭脂連勾帶染兩朵荷花,濃色點綴花尖,荷瓣輕靈柔美,掩映在荷葉之中,宛如美人半遮面。背景的淡墨錯落有致,與似水如煙的淡藍顏色浸潤在一起,包裹著這荷與葉,仿佛置身于詩境之中。
張大千愛荷花,且一生畫荷無數(shù),他以“君子之風,其清穆如”來盛贊荷花的高潔和雅趣。在張大千的畫中 , 荷花帶有佛法禪意的象喻 , 超越了一切世俗雜念的“淤泥”,代表著一顆皎潔晶瑩的省悟之心。
張大千潑墨潑彩的手法深受西方抽象繪畫的影響,在這幅《水殿風來暗香滿》中,東西方的技法得到了高度的和諧統(tǒng)一。既融合了西方現(xiàn)代藝術(shù)的風貌,同時也蘊含了中國傳統(tǒng)筆墨的神韻,在方寸畫紙之間,勾畫出一片浩瀚的大千世界。 69.5×136.5cm?約8.5平尺